又“卷”又难!中国储能企业为何仍往里闯?
2025-07-03
行家说储能
上周行家说储能报道了“超291GWh!2025年上半年储能订单汇总”(点这里),近日南都电源宣布斩获印度1.4GWh储能大单。
而印度素来在工商界号称“外企坟场”,为何仍能吸引中国储能企业往里闯?
1.4GWh储能大单
日前,南都电源与印度某知名大型独立发电运营商签署储能订单,为其位于印度的一大型新能源光伏项目,供应1.4GWh的储能系统。
该项目是印度最大的单体储能项目之一。该订单预计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开始交付,并计划于2026年上半年完成全部供货。
据了解,项目地属热带气候,夏季高温炎热,对储能系统的散热性能和长期稳定性要求极高。
对此,南都液冷储能系统的多级变径液冷管路设计能确保温度的均匀分布,有效提升散热效率,同时液冷双系统备份技术能确保一套液冷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另一套系统可以正常工作,确保电池的稳定工作。并通过SNS低产热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显著降低电池运行温升,还配备南都自研自产的储能BMS,能够在项目运行中发挥良好的主动均衡效果,显著提升系统一致性。
另悉,截至2025年4月,南都电源已签未发订单合计64亿元,其中新型电力储能国内13亿元、海外13亿元,数据中心储能38亿元,为全年业绩提供支撑。
近日,总投资10亿元的南都电源新能源锂电池制造基地在浙江桐乡乌镇开工建设。该项目规划年产能达5.6GWh高端锂电池,总建筑规模达154968.13平方米。
印度储能很“卷”?
印度加速部署可变可再生能源(VRE),正驱动其储能市场迈向政策红利、市场刚需与技术进步的重要交汇点。
■ 未来5年储能装机增5倍以上
印度强制要求新能源项目配置10%储能容量的政策,正推动该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储能市场之一。
同时,印度电力部今年6月宣布可行性缺口融资 (VGF) 支持计划额外投入540亿卢比,用于支持30GWh的电池储能项目开发,并延长输电费用减免期限。此前已拨款370亿卢比用于支持13.2GWh的储能项目。
在上述政策之下,印度预计未来5年储能装机将增长5倍以上。据印度中央电力管理局发布的《国家电力规划》,预计到2032年,印度将需要47.24GW/236.22GWh的电池储能和26.69 GW/175.18GWh的抽水蓄能,以平衡预计的364GW太阳能和121GW风能发电容量的发电波动。
■ 投标机会持续释放
近期,印度已迎来光储招标潮。据印度能源存储联盟主席Debmalya Sen6月初介绍,印度已累计发布超过160GWh的储能系统相关招标,其中电池储能系统招标容量达54GWh。2025年Q1印度独立储能系统(ESS)招标容量达6.1GW,占所有公用事业规模储能招标容量的64%。
其中,单是SECI(印度太阳能公司)就在6月宣布3项重要招标:
2GW光伏发电项目配套1GW/4GWh储能系统,报名截止日期为2025年7月22日,开标日期为7月25日;
1.2GW的光伏项目同时配置储能系统600MW/3600MWh,投标截止8月20日;
6月30日,SECI启动VGF第二阶段600MW/1200MWh的独立电池储能系统(BESS)招标。
近期,印度2笔共计2GWh储能项目开标,中标方均为印度公司,而且中标价格再创新低,低于历史均价30%的报价或成印度新标杆。
从中标情况来看,多数项目主要为本土企业主导,如JSW Energy以近2GW的中标装机容量成为印度独立储能市场的领导者,还有Greenko 和 Torrent Power 等大型独立发电商 (IPP)。同时,Pace Digitek、Oriana Power、Kintech Synergy 和 Bondada Engineering 等新进入者也在BESS招标中取得进展。
图为:印度BESS市场中标企业格局,图源于Debmalya Sen、领英、Energy Storage
■ 出海印度的冰与火
除了通过招标和激励计划刺激能源存储部署外,印度政府还认识到促进国内供应链的必要性,计划到2030年印度电池产能超过140GWh。当地时间6月27日,Lineage Power在印度卡纳塔克邦首府班加罗尔开设了5GWh 电池储能系统 (BESS) 工厂。尽管如此,印度的电芯制造领域进展缓慢,信实(Reliance)、奥拉(OLA)和拉杰什出口(Rajesh Exports)授予了40GWh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支持,但项目投产面临延迟。据说印度正在研究通过引入“印度电池制造商核准名单和增加印度储能集装箱解决方案进口关税”来提高国产化率。而且由于印度出于对本国制造业的保护,对外资企业的政策和法律打压时有发生,一度被称为“外企坟场”。除了本地保护主义外,高温环境对储能电池衰减管理的严苛要求,也是中企进入印度市场时面临的重要技术门槛。不过,相比欧美市场更关注储能系统寿命和智能调度能力等要求,印度市场则更看重系统交付能力和单位度电成本。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进军印度市场就像吃魔鬼椒——明知会辣得冒汗,但架不住香味勾人。正因如此,除南都电源外,今年已有更多中企成功布局印度储能市场。面对印度对中国投资的严格审查,中企或采用合资建厂+技术分成、EPC总包+运维绑定、当地企业合作项目等模式拓展印度市场。同时,在市场布局上,企业先布局C&I市场积累案例,再联合本地EPC参与大项目投标,更易中标。
往期精选:
电价大改下,湖南工商业储能“变天”?
超1.4GWh!海博思创连签两大重要订单
又有2个项目并网!一充一放也能投?
让更多人看到有价值的信息!
行家说储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储能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