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NO.1,江苏第四?工商储竞争密度年中调研

2025-07-25

行家说储能

上半年,在各地分时电价密集调整、市场交易规则变革等多重变量影响下,我国工商业储能市场仍呈现强劲韧性,并网容量同比增长95.66%。

进入下半年,随着电力现货市场全面开放,行业面临市场化价值驱动的深层变革,工商业储能企业在区域布局有何打法差异?哪些区域企业竞争密度更大?

此前,行家说储能报道了《变量下的韧性?工商业储能企业年中独家调研》(点这里),本期,行家说储能将结合《行家说储能白皮书:电力市场与数智化储能调研报告》的调研情况,围绕企业的区域化市场布局,探讨工商业储能区域竞争密度。

后续,行家说储能将陆续推出年中策划的运营之道以及下半年展望,敬请期待。同时,欢迎您的留言,分享您对行业的观点和思考。

89.47%聚焦国内价差红利区10.53%关注海外高增量市场

上半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呈现出区域分化特点。据行家说储能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对外公布的用户侧储能并网项目中,江苏在并网容量、功率和数量三项指标仍居全国首位,浙江、广东并网数量居前,安徽单体项目规模突出,大容量趋势明显。

鲜明的区域化发展特点,也让工商业储能企业从粗放式的“有项目就做”转向重点市场的精耕细作。

调研数据显示,超9成的受访企业在国内市场布局将华东、华南、华中区域作为核心战略市场,主要聚焦峰谷价差收益高、产业集聚度高、用电需求大以及政策创新区进行重点资源投入,同时结合不同区域的特点推出场景化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另有10.53%的企业关注海外高增量工商储市场,如欧洲、中东、亚非拉等区域。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数据主要以参与调研的工商业储能企业市场侧重点和回复内容为准。当前工商业储能企业市场战略已趋向多元和立体化,国内和海外市场、区域优先策略与场景驱动策略兼而有之,本文重在分析企业对区域市场的侧重以及两种策略间的细微差异。)

■ 64.71%企业明确区域梯队策略

64.71%的工商业储能企业基于业主和投资商角度,采用三级/二级区域梯队策略,针对区域不同特点动态调整资源投入和场景化方案。

从第一优先区来看,除两家企业(仅标注长三角、珠三角大区)外,其他企业均明确列出具体省份,覆盖全国11个省(区),具体分布如下:浙江占据绝对主导地位,75%的企业将其列为第一优先区;广东和安徽紧随其后,分别被约50%的企业选为核心市场;另外还有约25%的企业分别选择江苏、湖南和山东为第一优先区;四川、江西、河北、河南、海南占比相对较低,各约12.5%。

在第二优先区主力阵营中,山东、四川表现突出,各获得50%的企业青睐,江苏紧随其后,覆盖37.5%的企业。河南、冀北、湖南则各有25%的企业布局。此外在第一优先区居于前列的浙江、广东、安徽,也有部分企业选择避开竞争密集区,将其列为第二优先区。

另外,在第三优先区的布局中,62.5%的工商业储能企业明确了目标区域,有1家企业按大区分类,包括中西部地区,其他企业明确了具体省份,其中,湖南和江苏覆盖25%的企业;其他还有上海、河北、湖北、湖南、陕西、新疆、四川和云南等地。

代表性企业

采日能源:现阶段,工商业储能第一梯队的区域仍然是围绕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发达区域,优先面向产业聚集度高、能源多样化需求的工业园区、高新科技园、经济开发区等场景,部署“光储充一体化+虚拟电厂”;第二梯队,如山东、冀北、四川等地,面向钢铁、化工等高能耗企业,提供“储能+能效管理”的综合能源服务,实现“技术节能+管理节能”。

海尔新能源:在分时电价政策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公司结合各区域电价机制和新能源消纳能力,形成差异化市场策略布局,主要聚焦光储一体项目、高耗能企业高压配储项目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从区域来看,第一梯队包括重庆、湖南、河南、江西 、四川、山东、河北;第二梯队为浙江、广东、上海、江苏。

新巨能:储能的本质是电力交易,所以新巨能在布局储能市场时,会重点结合不同省份地区的电力市场政策、以及新巨能在全国范围内的售电业务布局来进行差异性分析,针对不同的项目,还会从等效运行天数、项目分成比例、前期开发费用等综合因素进行投资测算。公司的第一优先级是广东、浙江、安徽;第二优先级是湖南;第三优先级是江苏、上海。

鹏辉能源:采用区域差异化策略,第一优先级为广东、浙江(高电价差+政策支持),重点推广光储一体化项目,适配工业园区和商业综合体。第二优先级为四川、湖南(峰谷价差扩大+辅助服务市场成熟),主推需量管理和虚拟电厂聚合方案。第三优先级为中西部(如江西、安徽),依托低成本土地和绿电资源,布局长时储能与新能源配套。在东部聚焦高附加值场景(如数据中心、交通枢纽),强化AI运维和金融方案(如融资租赁)。西部则是以价格敏感型客户为主,通过标准化产品降低初始投资门槛。

创维储能:第一优先聚焦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达、工商业活跃、电力需求大、新技术接受度高、储能经济性高),与当地高新技术企业、大型商业综合体等展开合作,打造标杆项目,示范推广;其次拓展安徽、河南、山东(工业规模大、用电总量可观),针对钢铁等高耗能行业提供定制化储能方案,并依托家电渠道资源加速市场渗透,推动光储一体化建设;同时湖南、江苏、河北(产业特色鲜明)为第三优先级,结合当地工业特殊用电需求(如湖南有色冶炼、江苏产业园等)深化技术适配,推动工商业储能技术的创新应用。

东方日升:公司将国内市场主要分为三级梯队动态调整资源投入,第一梯队为华南(广东、海南)和华东(江苏、浙江、安徽),配套“峰谷套利+需量管理”组合策略;第二梯队为西南(四川、重庆)和华北(山东、河北),提供光储柴微电网解决方案;第三梯队为华中(湖北、湖南)和西北(陕西、新疆),试点“储能+虚拟电厂”模式。同时针对不同区域的气候特征定制化设计,如华南高防腐蚀、西北强化电池保温系统。

煜邦智源:核心优先级为浙江、安徽,凭借当地电价机制优势,公司采用“投资+设备”重点布局工商业储能项目;次优先区域为江苏、河南,依托当地新能源高渗透率,作为源网荷储的系统集成方,以储能为核心解决工商业用电痛点,探索可持续商业模式。

亿兰科:山东、浙江等政策利好区域作为核心增长点,江苏、广东等转型区域侧重模式突破,四川、云南等潜力区域瞄准规模化与政策红利。未来将持续跟踪政策动态,强化技术迭代与生态合作,推动储能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枢”转型。

■ 35.29%强调区域全覆盖

35.29%的工商业储能企业未严格划分区域梯队,以“场景优先”布局策略,通过资源集中投放+场景化解决方案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他们弱化地理优先级,强化场景适配性,重点布局工业园区、光储充一体化等高价值场景和拓宽多元化收益渠道。

值得注意的是,10.5%的工商业储能企业强调除了中国市场外,还重点布局海外高增长市场,如欧美、澳洲、亚非拉、中东区域等。

代表性企业

天合光能:当前将工商业储能业务重点布局在浙江、广东、安徽、江苏等华东及华南核心区域,这些地区具备电价机制成熟、峰谷价差显著、工商业用电需求旺盛等特点,为储能项目提供了较高的经济性基础。现阶段主要采取统一化、标准化的市场策略,集中资源布局高潜力市场,暂时不会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差异化策略。

远景科技集团旗下零碳综合能源业务:针对用户侧场景,远景推出“益企储”模式,重点布局包括四川、重庆、广东、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河北等区域,并结合不同区域和具体项目特点推出场景化的解决方案。如在鄂尔多斯机场助力打造“光储充”多能互补一体化绿电示范项目;与星巴克中国共建“光储充荷一体化”低碳咖啡创新产业园;在上海杨浦区湾谷产业园打造市中心最大的工商业储能电站;助力江苏盐城射阳政府打造零碳园区示范等。

弘正储能:重点区域历来都是相对高信用、高负荷、高电价的江浙沪、华南区域,这个不会发生变化。但公司会向外延伸,针对不同区域提供侧重点不同的产品及解决方案,比如北方区域。公司致力于通过技术研发、供应链协同等实现极致成本控制,推动储能价值多元化(如光伏+储能+充电站等多维融合)以抵御政策与电价波动带来的不确定性,实现从单纯的产品供应商向全生命周期能源价值解决方案商的角色跃迁。

为恒智能:公司采取国内国外双线战略,覆盖欧美、澳洲、东南亚、中国全区域。针对不同区域,公司正尝试从传统峰谷套利向多元化收益模式升级:如部分区域通过和光伏投资商合作,实现光储协同、提升光伏消纳率;一些区域携手售电公司,借助虚拟电厂参与电力交易;另外还联合投资方做聚合平台参与电网辅助服务收益。

GSL ENERGY:公司持续深耕海外核心市场(如欧美、亚非拉、中东等),针对不同区域,实行“因地制宜”策略,依据各区域电价政策、环境气候特点、用户需求等,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储能解决方案,持续强化全球市场布局优势。

行家说储能总结

不管是按照区域梯队策略,还是强调重点区域全覆盖,可以看到,2025年在储能产业由政策驱动向市场化价值驱动的关键节点,工商业储能行业已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全面转向精耕细作阶段,以浙江、广东、安徽为代表的华东华南区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区,竞争密度最大。

同时,行业竞争格局也从核心战略区向山东、四川、河北、河南等政策创新区/新能源高渗透区扩散,企业也已开始基于这些区域不同的气候环境、产业特点、用电需求、峰谷价差特性等量身定制场景化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由此,工商业储能企业已从单纯的设备供应商向基于终端业主、资方角度致力于为工商业储能项目提供多元化价值的能源解决方案商转型,有部分企业已经下沉至运营。下篇我们将重点关注工商业储能的运营之战。

往期精选:

116个!工商业储能100MWh级项目已超32GWh

收入增6倍,为何这家工商储企业却难换利润?

如何卡位数智化储能?储能调研级白皮书启动

让更多人看到有价值的信息!

行家说储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储能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