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之上的较量!海辰储能大电芯背后隐秘
2025-07-25
行家说储能
2025年上半年,“大容量”是储能行业的关键热词之一。
继280Ah和314Ah后,2025年储能电芯容量规格之争升级至587Ah与684Ah。
而当2025年储能市场面临电改与强制配储政策的变化,储能企业从 “规模竞争” 向 “价值竞争” 战略升级时,“容量变动”应回归到需求端痛点进行迭代。
以海辰储能1175Ah 与 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技术为支点,或可窥见储能市场“价值驱动”下的电化学储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商业落地的新范本。
▋从 “电芯驱动系统” 到 “系统定义电芯”
过往行业遵循 “电芯规格决定系统架构” 的路径,导致系统集成效率长期受制于电芯形态。
从设计理念来看,海辰储能的核心差异点在于颠覆了传统储能系统的逆向设计逻辑,实现 “系统正向开发”,以 20 尺集装箱 4 列 4 簇的极简架构为起点,反向定义电芯的容量、尺寸等新标准。
行家说储能此前对海辰储能电芯进行过深度报道(点这里)指出,海辰储能推出的587Ah大容量电芯,通过尺寸标准化、产线兼容性设计,降低产业链适配门槛,以更快的量产速度响应市场需求,这种商业模式是“定义规则而非仅制造产品”,不仅解决了技术经济性命题,更重新定义了行业生态的演进方向。
据了解,海辰储能∞Cell 587Ah与∞Cell 1175Ah 电芯是共生关系,共用pack 平台和系统平台,∞Cell 587Ah 电芯是在 ∞Cell 1175Ah 电芯的基础上,根据 2 小时场景的需求将容量减半形成。
从效益角度来看,该技术路线兼顾成本效益与工程适配性,有望加速产业链协同:上游材料企业可针对性优化隔膜/电解液配方,下游系统集成商可快速开发兼容性方案,从而降低技术普及门槛,推动规模化应用。
经海辰储能测试,通过共用平台的模式,降低了研发成本和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了产品的一致性,实现了不同时长产品在技术上的协同发展。
▋从“单项技术创新”到“全链条生态布局”
伴随全球大容量储能需求迎来爆发期,兼具技术深度与商业锐度的创新模式,才更容易让中国储能企业领跑全球储能市场。
以海辰储能587Ah电芯为例,∞Cell 587Ah平台及配套∞Power 6.25MWh系统在基础参数层面可能存在行业共性,但核心性能上存在提升:
在循环寿命方面,超 11000 次的循环寿命,实现降本增效;
在电芯安全方面,采用专利立体防热失控技术,从结构设计、材料选择等多个层面进行优化,全方位保障电芯的安全性能,避免热失控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直以来,当行业处于容量数值持续比拼时,海辰储能持续深度布局系统定义、场景适配、生态构建。”海辰储能对行家说储能指出,基于实践,海辰储能认为突破储能产业同质化竞争需要三大关键能力:
场景穿透能力:不是单纯追求容量提升,而是基于电网调峰、可再生能源消纳等具体场景定义技术参数,实现 "技术先进性" 与 "商业实用性" 的统一;
平台化思维:构建可扩展的技术平台,通过模块化设计降低研发与制造成本,这在储能系统成本占比达 60% 的电芯环节尤为重要;
知识产权战略:将专利布局与技术路线图深度绑定,超 3900 项专利布局,形成 "交付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 的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海辰储能构建了从材料、电池、系统的研发,到制造及回收等全链条技术体系。基于技术性的前瞻布局,完全自主研发已成为海辰储能在储能领域的核心优势之一,其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快速进行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不受制于外部技术限制,确保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为长期发展奠定了技术基础。
整体上,系统能量效率大于 94.5%——这一数据背后体现了海辰储能在技术上每一份真金白银的投入。据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其聚焦储能行业累计研发投入超12亿元。
▋从“技术预研”到“规则重构”
站在 2025 年的产业节点回望,在磷酸铁锂储能赛道陷入同质化竞争的当下,海辰储能以 1175Ah 与 587Ah 大容量储能电芯技术为支点,完成了从跟随者到规则重构者的角色跃迁。
海辰储能的∞Cell 587/1175Ah大电芯技术不仅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还是当行业还在围绕 314Ah 电芯进行标准化迭代时,海辰储能对产业周期布局展现出的精准预判能力。
早在2022 年,海辰储能就启动相关技术预研,为后续产品开发与市场拓展提供技术储备。
2023 年 12 月 12 日,在海辰储能第一届生态日上,全球首发了1000Ah+ 长时储能大电芯及适配 4 小时以上应用场景的 6MWh+ 系统,其创造性地定义开发了 20 尺储能系统 4 列 4 簇极简架构,打破了传统的设计模式,开启了储能系统到电芯正向开发的先河,为长时储能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在行业内引起广泛关注。
2024 年,基于 4 列架构与大容量储能电芯相较于传统 6 列 搭载314Ah的 5MWh 系统的巨大成本优势,海辰将 4 列架构下放到 2 小时应用系统。
同年 12 月 12 日的第二届生态日上,发布了∞Cell 587Ah 大容量储能电芯,其容量相对于∞Cell 1175Ah 储能电芯减半,专门适配 2 小时场景。同时发布的还有∞Pack平台和 ∞Power 6.25MWh 2 小时及 4 小时系统平台,完成了覆盖不同时长产品的全面升级与布局。
这一系列动作构成完整的技术演进图谱,在行业普遍关注短期效益时,提前两年构建起 "研发 - 产品 - 场景" 的闭环生态。
当行业仍在讨论下一个容量数字时,海辰储能用系统思维把“容量竞赛”转化为“场景适配”的变革, 大容量电芯的终点不是更大的数字,而是更低的度电成本和更高的场景匹配。
而要完成这一目的的背后,以产业、技术、专利等全场景生态布局必不可少。海辰储能的实践,也为这一结论提供了可量化的注脚。
往期精选:
5单连发!海外储能订单持续起势?
超210MWh!3企储能新动作
如何卡位数智化储能?储能调研级白皮书启动
让更多人看到有价值的信息!
行家说储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储能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