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5年增长近30倍!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

2025-08-26

行家说储能

今日(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是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更大突破的五年。

▋我国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表示,我国新能源专利数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短短几年,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等发展进入快车道,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加快推进,能源产业与工业、交通等领域加速融合,新领域新赛道持续涌现,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源泉。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能源局统筹谋划新型储能、氢能等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创新生态和发展环境持续优化。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9500万千瓦,5年增长了将近30倍,相当于给新型电力系统配上了“巨型充电宝”。

能源新业态投资持续向好,2024年新型储能、充换电基础设施、氢能、源网荷储一体化等重点项目投资完成额接近2000亿元,逐步成为能源投资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国家能源局持续降低投资门槛、提升服务水平,引导能源领域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能源重点项目民营企业年均投资保持两位数增长。我国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国家科技项目,前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有半数项目引入了民营企业参与。

▋独立储能等蓬勃发展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介绍,“十四五”以来,我国市场交易电量从“十三五”的10.7万亿千瓦时增长到23.8万亿千瓦时,翻了一倍还多,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从2020年的40%,提升到连续四年稳定在60%以上,大致相当于我们用的每3度电里面就有2度是直接通过市场交易方式形成的。

市场经营主体也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发电侧,从煤电、新能源发电,到气电、核电、水电,都积极入市;在用户侧,全部工商业用户进入市场,独立储能等新主体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多元主体有序参与的市场格局基本形成。

▋大力推动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

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快“产学研用”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动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持续完善容错免责等配套机制,让实验室里的“样机”真正转化为市场化“产品”,已经认证四批次一共是236项首台(套)项目,其中有些不仅是中国首台(套),也是世界首台(套)。

据了解,8月19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示第五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通知》,其中储能领域10个项目入选,包括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压缩空气储能系统、35kV高压直挂式构网型储能系统、聚阴离子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动态可重构电池储能系统、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半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等。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司长杜忠明表示,随着我国新能源规模的快速扩大,一些地区的新能源消纳利用也面临压力,这是新能源成长的烦恼。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对风电、光伏发电间歇性、随机性、波动性特点,国家能源局将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全面提升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适配能力。

一是针对新能源出力不稳定的特点,加快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电站的建设;

二是协同加强主网、配网与微电网建设,提升电网的综合承载力,满足大规模新能源的接网要求;

三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完善与新能源发电特性相适应的电力市场机制;

四是稳步扩大虚拟电厂的聚合规模,扩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更好地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五是通过发展绿电直连等新能源就近消纳新业态,拓展新能源消纳场景,提高新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往期精选:

多企又中标!工商业储能开标项目已超5GWh

工商储“三重门”,模块化解决方案能否跨越?

行家说最新季报:Q2储能产业10大关键数据

让更多人看到有价值的信息!

行家说储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储能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