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99元/Wh交个朋友价:工商储逆行者的底层逻辑

2025-08-28

行家说储能

在储能行业经历剧烈震荡的2025年,当大多数企业仍在价格战的泥潭中挣扎或追逐出海热潮时,在今年的EESA展会上,两家企业的“反向操作”引发了业内关注:

一是过去三年主动收缩储能战线的工控龙头汇川技术,今年高调重返并聚焦工商业储能;

二是长期深耕欧洲市场的量道储能,带着其超越简单堆叠技术整合的3S融合架构产品发力国内市场;并且在EESA上表态,将带着市场主流产品——261kWh液冷一体机(非3S融合架构版),正式深耕国内市场,且设置了价格悬念,引发市场关注。

8月27日,悬念终于揭晓。量道储能发布的261kWh液冷一体机产品进入限时优惠:以0.599元/Wh(宁德时代314Ah电芯)、0.549元/Wh(中创新航314Ah电芯)“交个朋友价”推动合作,展现入市诚意。

本文以量道储能为样本,通过调研董事长郝卫锋、副总经理刘杨 、研发总工龚寒 、杭州研发中心总监年贺贺等核心团队及产业相关行家,试图解析这家企业在国内储能产业承压期反向布局的底层逻辑和挑战,主要回答以下三个关键问题:

NO1. 为何选择此时发力国内?

NO2. 3S融合架构是否切中当前国内市场痛点?

NO3. “交个朋友价”能否助力其应对国内市场的特殊挑战?

01

为何在出海热潮中转身?

国内市场拐点的双重信号

2025年被业内称为“储能行业第一个死亡周期”的起点,市场上流传着“不出海就等死”的悲观论调。正是在这种集体焦虑中,量道储能却反其道而行,瞄准了国内市场可能被忽视的结构性机会。

据行家说储能了解,量道储能是欧洲工商业储能市场的头部企业之一,海外营收占公司总营收90%,其中欧洲市场又占其中的80%,基于长期深耕高利润的欧洲市场,由此积累了严格的产品品质管控能力与健康的现金流。

但这也同时意味着,其可能难以适应国内以价格战为主导的市场环境。因此,若要进军国内,必须解决“品质与价格平衡”的核心问题——既要保持产品竞争力,又需具备价格吸引力。但这并不是一件易事。

而今年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前为量道的转向提供了关键契机。

▋136号文终结价格战

首先是政策层面的转向。2025年发布的136号文,标志着储能产业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文件强调储能系统的全生命周期价值,而非单一的低价策略。这对长期适应欧洲高价值市场的量道而言,反而成为优势——其更擅长通过技术升级与商业模式创新实现价值提升,而非依赖低价抢占市场。

▋欧洲收益模式复用节点来临

其次是电力市场的深化。今年江苏、湖南等省的分时电价政策调整影响以及年底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推进,将推动工商业储能的盈利模式从单一的峰谷套利,向现货交易、辅助服务等多元化方向拓展。而欧洲市场多年来已形成类似的多元收益结构: 不平衡服务(调频调压等)、现货市场与峰谷套利分别占据收益来源的前三位。

据了解,VPP聚合分布式储能技术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调频容量补偿收益达12-45欧元/MW/h(约13-48美元/MW/h),叠加能量补偿后综合价值显著,为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提供新思路。

我国虚拟电厂管理中心已在各地设立十余个,未来实现虚拟电厂聚合服务的最佳抓手将是分布式储能。

由此,在欧洲市场的这种经验的可复用性,使得量道在商业模式设计和适应上具备天然优势。

更重要的是,经过2020-2022年的野蛮生长期,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正逐步进入规范化、价值化的新阶段。量道从2022年开始研究国内市场,历时3年筹备,选择此时入场,正是基于对产业周期的判断——当市场从“卷价格”转向“拼价值”时,其积累的技术与经验储备开始真正具备落地条件。

由此,我们可发现,量道储能“逆行”操作,是瞄准了国内政策新机遇,以及市场规则向欧洲靠拢的窗口期。

02

3S融合架构是否契合国内市场?

适配电力现货市场高波动需求

除了政策与市场环境的适配性,量道的核心竞争力或还体现在其产品技术上。此次进军国内,其主打的是打磨了3年的3S融合架构(PCS+ BMS + EMS集成系统)。

▋超越简单堆叠的技术整合

值得注意的是,3S融合并非新鲜概念,但量道的方案超越了简单堆叠的技术整合,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实现了显著突破。

据其团队介绍,该架构经过多年打磨,通过深度集成与协同优化,实现了几个关键数据:直接成本降低10%以上,集成成本降低5%以上,运维成本降低30%以上;故障风险点减少30%以上;体积减少50%以上;重量降低20%以上。

▋50ms级匹配波动性和光储需求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响应提速,电力现货市场对响应速度要求从行业普遍的300ms提升至100ms以内,而量道储能的方案进一步压缩至50ms,精准匹配波动性加剧的市场需求。

这一系列改进,直击国内市场的痛点。一方面,随着136号文推动,工商业用户对储能系统的经济性与可靠性要求更高——成本控制与故障率降低直接影响投资回报率;另一方面,电力现货市场的推进使得快速响应能力成为刚需,传统300ms的响应速度确实已难以满足实时调节需求。

更重要的是,政策驱动光储协同发展模式,在光储一体化趋势下,PCS(储能变流器)作为连接电网与电池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的效率与稳定性。量道储能通过3S融合架构,将PCS的技术优势延伸至全系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光储协同场景中的竞争力。

03

“能否化解海外经验的水土不服?

交个朋友价策略与内部战略级配合

海外企业转战国内市场常面临三大挑战:价格适应性、国内需求匹配性和团队转型阵痛。所以,尽管拥有欧洲市场的品质背书与成熟模式,量道储能进军国内仍面临“水土不服”的挑战。

国内与欧洲的市场环境差异显著:欧洲用户更注重长期价值与产品可靠性,而国内工商业客户对初始投资成本更为敏感;欧洲市场已形成多元化的收益模式,而国内工商业储能的商业模式仍在探索中。

▋持续到明年的交个朋友价

对此,量道储能的初始营销策略是打出了“交个朋友价”——我们也可以看出,这并非以最低价吸引眼球,而是在相近价格区间内提供更高性能的产品。据调研了解,这一价格策略的背后并非通过减配降低成本,而是通过压缩营销费用与主动让渡部分利润来实现。其本质是用诚意价格换取市场信任,展示产品性能,争取市场验证机会。

行家说储能也第一时间获取到了量道储能配置宁德电芯和中创新航两款不同产品的价格配置详情。

当然,价格调整仅是应对水土不服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于能否构建适应国内需求的供应链、售后服务和客户响应体系,这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500+个AI助力的远程服务经验

基于欧洲500多个项目的远程服务经验以及多个极端环境下的应用创新,量道储能积累了成熟的售后体系和客户响应机制,并结合AI软件平台实现智能运维。此外,全栈自研的3S融合架构,出现售后需求时可快速响应,无需依赖外部供应商配合,这也将会帮助量道储能大幅提升运维效率。由此,这套经过验证的服务体系如何适应国内更密集、响应要求更高的市场需求,将是其本土化成功的关键。

▋内部团队已顺利完成转型

此外,是否能与本土化运营深度结合,至关重要的是内部团队的转型与适应。从长期深耕欧洲市场到全面转向国内市场,团队需要从服务欧洲高端市场到适应国内快节奏、强竞争环境,在管理流程、市场策略等方面均需重构。

据行家说了解,而这也正是量道储能近年来除了产品打磨之外,重点推进的战略调整——内部历经了一段转型与重塑期。此过程不仅包括团队架构的优化、市场策略的重构,更涉及对国内客户需求的系统调研和深度理解,内部团队已顺利完成转型、做好充分准备。

由此,选择今年正式重磅入场,是基于“天时(政策与市场环境成熟)、地利(国内工商业储能需求增长)、人和(团队完成转型准备)”的综合判断。

行家说储能总结

▋量道储能的反向操作值得长期观察

在今年储能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量道储能的反向操作提供了一种值得观察的样本。从以上可窥见,其进军国内市场的决策,并非盲目跟风或短期投机,而是基于对政策趋势、市场环境与自身能力的系统性思考——136号文推动的价值战、电力现货市场催生的多元盈利模式、光储一体化对PCS、EMS甚至BMS等性能的更高要求,共同构成了其入场的“天时”;国内工商业储能需求的增长与用户对品质的逐步重视,则提供了“地利”;而经过欧洲市场验证的产品技术、服务能力以及主动调整的价格策略,则是其应对“人和”挑战的关键。

但成功与否取决于:

国内市场是否真能被这一诚意价打动?

能否在价格与品质的平衡中找到可持续模式。

电力现货市场和光储协同模式的推进速度是否能达预期;

在储能产业回归理性的当下,那些真正基于市场需求打磨产品、通过技术创新解决痛点、并以合理商业模式推动落地的企业,才是行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石。量道储能的探索,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为行业提供了一种“从价值出发”的思考路径。

往期精选:

储能5年增长近30倍!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

阳光电源拟赴港上市!上半年储能系统营收同比增长127.78%

多企又中标!工商业储能开标项目已超5GWh

让更多人看到有价值的信息!

行家说储能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行家说储能 写留言

,选择留言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