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月出货超8GWh,瑞浦兰钧的储能新叙事
2025-10-24
2025年,随着强制配储政策退场与新能源电量全面市场化,中国新型储能产业正告别野蛮生长的“镀金时代”,迎来以技术务实和价值回归为标志的”黄金时代”。
当储能行业的底层逻辑发生根本性改变,所有市场参与者都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面对这场深刻变革,企业该如何跨越从”功能供给”到“价值叙事”的鸿沟,将技术话语权、全生命周期价值与产业链协同,真正转化为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10月23日,在浙江嘉善西塘举行的聚能启新·瑞浦兰钧品牌日活动上,这一问题得到具象化回应。瑞浦兰钧不仅发布了覆盖储能、动力的三大产品矩阵焕新,更以Q3出货量超23GWh、单月峰值突破8GWh的业绩,展现了其“聚能启新”战略图景和实效,为行业提供了从技术创新到市场突破的完整转型路径。
图为:聚能启新·瑞浦兰钧品牌日活动现场
01
单月峰值超8GWh
瑞浦兰钧悄悄破局
2025年,中国锂电行业在竞争白热化中迎来关键分水岭,市场正从普惠性高增长,转向以技术创新、全球化运营与供应链韧性为核心竞争要素的新阶段。在此转型关口,瑞浦兰钧交出的成绩单,为行业提供了观察发展路径的重要样本。
▋双破纪录,单季出货量已超去年一半
根据瑞浦兰钧此次品牌日消息、结合此前14日公告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瑞浦兰钧出货量超23GWh,创集团单季度出货量最好记录;其中,单月出货量最高超8GWh,创集团单月出货量最好记录。值得关注的是,其单季度出货量已超去年全年总量(43.71GWh)的一半,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
这一增长态势,在今年上半年已奠定基础:2025年1-6月,瑞浦兰钧共销售32.4GWh锂电池产品,较上年同期增长100.2%。其中,储能电池表现尤为亮眼,出货18.87GWh,同比增幅约119.3%,实现收入50.83亿元,营收占比升至53.6%,首次超越动力电池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而且储能业务70%订单投向欧美、澳洲等高毛利海外市场。
充沛的订单储备为其业务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据行家说储能不完全统计,瑞浦兰钧今年已公开的GWh级储能订单累计超26.5GWh,涵盖与韩国晓星重工业的2.5GWh储能领域战略合作,与Energy Vault的3GWh储能供货协议,以及与日本知名商社阪和兴业株式会社等达成的超1GWh日本市场交付计划等,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订单增长直接推动产能高效运转。自2025年第二季度以来,瑞浦兰钧储能电芯产能利用率持续保持在90%以上,7月份达到满产状态,“月度订单量是产能的2-3倍”。
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带来显著的规模效应,得益于此,公司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9%提升至今年上半年的8.7%,再加上高毛利的储能订单占比提升,这一盈利能力的质变成为上半年亏损缩减九成的关键因素。同时,与过去“以亏损换增长”不同,瑞浦兰钧正进入“产能和订单释放→规模化降本→释放利润空间→反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拉动订单”的正向螺旋。
▋动储双轮驱动效应凸显:用户侧储能登顶+新能源重卡第二
瑞浦兰钧今年的业绩逆袭,并非仅靠“青山实业”的托底,而是源于2024年底以来的内部变革与对市场风口的精准把握。根据瑞浦兰钧在此次品牌活动日进一步指出,公司坚持“精简聚焦、稳中求进”策略,经过过去一年内部融合重塑后,业绩创新高,多项业务市场表现优势,公司已步入经营业绩持续向好、盈利拐点初步显现的新发展阶段。
2025年以来,瑞浦兰钧开启经营层面的实质性整合,通过“精简聚焦”战略整合研发体系、收缩非核心业务,将资源集中投向商用车与储能两大高增长领域,为今年的业绩跃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战略转型深度契合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提出的“刺猬理念”——企业应聚焦最擅长的领域做到极致。瑞浦兰钧的实践印证了这一理念:避开与行业龙头在乘用车动力电池的正面竞争,转而深耕储能与商用车电池细分市场,开辟出独特的发展路径。
这一战略调整显成效。在多数电池企业仍陷于乘用车电池红海竞争时,瑞浦兰钧凭借清晰的“刺猬理念”,聚焦用户侧储能与商用车等细分赛道,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优势领域:用户侧储能电芯出货量登顶全球,新能源重卡电池装机量稳居全国第二。不仅如此,在此战略带动下,瑞浦兰钧在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排名中也已经跻身前五,其中300Ah+储能电池累计出货量达30GWh。
02
卡位下一代储能
瑞浦兰钧重构储能价值
在结构性产能过剩与价格内卷的双重压力下,大容量电芯及系统已成为破局的关键路径。2025年,储能电芯快速迭代,从第一代280Ah、第二代314Ah,再到如今300Ah+、587Ah与684Ah的密集亮相,第三代电芯的“容量之战”全面升级,行业迎来容量竞赛的关键节点。
面对这场决定未来格局的技术竞赛,瑞浦兰钧在登顶用户侧储能电芯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同时,依托392Ah储能电芯、588Ah超大容量电芯及Powtrix® 6.25MWh系统三大核心产品,全面切入下一代储能产品竞争。这一布局不仅体现了企业对技术趋势的精准把握,更展现了其从“市场追随者”向“技术定义者”战略转型的决心。
▋大容量储能电芯战略矩阵:392Ah+588Ah双线布局
从此次品牌日产品焕新活动中,瑞浦兰钧的两大储能电芯产品,形成了务实的产品组合策略:
392Ah储能电芯:在实现容量升级的同时,保持95%超高能效(0.5P)和10000次以上循环寿命,以均衡性能支持电力储能、户用储能等多场景应用。314Ah产线能全面兼容392Ah产线,具备发布即量产的快速市场化能力。当前户储电芯大容量化趋势明显,从50Ah/72Ah/100Ah的中高压,向更具成本优势的280Ah/314Ah低压方案演进。392Ah电芯精准把握这一趋势,不仅推动户储和大储电芯通用化进程,还可广泛应用于工商业储能,实现“一芯多用”。
588Ah超大容量电芯:定位长时储能赛道,能量密度达420Wh/L,具有96.6%(0.25P)、95%(0.5P)超高能效,循环寿命达10000次以上,使用寿命达25-30年。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共同推动下,587-588Ah电芯规格初步形成了下一代电芯的主流之势。
瑞浦兰钧通过差异化的电芯产品组合,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一方面以392Ah全场景电芯作为经济高效的过渡方案快速响应市场需求,该产品不仅实现“首发即落地”,产能利用率超90%,并已与晶科储能、德业储能、平高集团等8家企业签订超20+GWh储能订单,快速形成市场规模;另一方面以588Ah电芯战略性卡位长时储能赛道,在能量密度、能效等关键指标上实现关键突破,积极押注未来主流技术规格。
这种“全场景应用+长时储能双线”"过渡产品与主流技术并行"的战略架构,既确保了短期市场竞争力的快速建立,又为长期技术领先性奠定基础,充分彰显了瑞浦兰钧对产业演进节奏的精准判断与战略执行力。
支撑这两大电芯产品的是问顶®系列创新技术体系:实现能量、安全与循环寿命三大关键性能的平衡,在同等体积下提升内部空间利用率3-5%;通过多孔电极与电解液构成的微观多孔隧道,实现最快的离子传输速度,并采用无极耳下沉技术,直流内阻(DCR)下降16%,在降低能量损耗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安全可靠性。
▋从大电芯到6.25MWh储能系统:四大价值重构
在系统创新层面,瑞浦兰钧此次品牌日重点推出Powtrix® 6.25MWh储能系统,该系统搭载392Ah电芯,相较于搭载314Ah电芯的5MWh储能系统,电池簇数量减少50%,面积能量密度提升25%、系统集成成本降低10%,整站用地节省16%、现场工时减少18%。
在综合性能方面,该系统整舱能效达95.5%,创新采用2A主动均衡,解决系统一致性难题;支持-40℃至60℃宽温域全勤,具备抗高烈度地震能力,环境适应性强;同时,采用零热扩散设计,通过无热失控扩散整舱燃烧验证;配合免排液设计,有效降低运维成本,确保系统的长效稳定运行。
从瑞浦兰钧此次电芯到系统的全面焕新可见,随着新型储能产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价值驱动,竞争焦点已从单一的产品容量参数,转向对度电成本、全生命周期价值与系统安全性的综合考量。瑞浦兰钧通过四大价值重构,为行业提供了全新发展范式:
一是技术价值重构,强调从参数领先到系统最优。392Ah电芯以95%能效和万次循环实现性能均衡,588Ah电芯以420Wh/L能量密度突破容量瓶颈,Powtrix®系统则通过能量密度提升25%、实现单位空间储电能力的跨越。
二是安全价值重构:构建电芯-系统-场站三级防护体系。电芯层面通过问顶技术降低内阻16%提升安全性能;系统层面引入热电耦合安全设计理念,全面提升热安全技术标准;场站层面通过五重探测、模组级主动抑制和舱级消防,配合智能云平台实时监控,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
三是经济价值重构:聚焦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392Ah电芯凭借产线兼容性降低改造成本,588Ah电芯通过长寿命摊薄度电成本,Powtrix®系统则借助用地节省16%和集成费用降低10%等多重优势,系统性推动储能平价化进程。
四是应用价值重构:打造全场景适配能力。电芯产品组合覆盖从全场景应用到长时储能的多维需求,而Powtrix®系统提供4h长时储能和2h储能双版本,支持被动与主动均衡配置,具备极端环境耐受能力,为电网灵活调度提供可靠支撑。
凭借问顶®电芯&系统的“组合跃迁”及其带来的全方位价值重构,瑞浦兰钧正稳步成长为第三代储能产品的重要参与者与有力竞争者,成为推动行业从单一技术竞争迈向综合价值竞争的中坚力量。
03
聚能启新
穿越市场新周期
瑞浦兰钧的战略定位在此次品牌日活动中得到进一步印证。整个活动中,瑞浦兰钧回顾了发展历程,“8年征程,瑞浦兰钧在青山实业、投资人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助力下,创下业内最快年营收破百亿、最快完成港股上市的成长纪录;5年深耕,在嘉兴市嘉善县政策的精准施政,通过连续建设三个项目,打造了百亿新能源电池产业集群。”
当前,新型储能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过去拼速度,如今拼的是体系能力、创新速度与客户黏性。基于这一判断,瑞浦兰钧明确强调,“瑞浦兰钧要比的,不是价格,而是品质、安全、效率、服务、价值体验。”
为应对市场新周期,瑞浦兰钧表示,公司在持续深化“聚能”的同时,已启动了新一轮全方位升级。具体而言,这一升级体现在三大关键维度:
战略层面,积极推动从规模导向向高质量增长导向的转型,聚焦优质客户与项目,围绕真实需求打造可量产、可落地、可持续的方案;
产品层面,坚持技术突破驱动发展,解决客户真实痛点。在行业普遍追逐“高容量”的浪潮中,瑞浦兰钧凭借问顶技术潜心深耕结构与系统优化,如今这一技术路径已成为其差异化竞争优势的重要支撑;
市场层面,秉持客户导向原则,稳健推进全球化布局。印尼8GWh制造基地的启动,正是在客户需求锁定的前提下推进的项目,显示其全球化战略的务实风格。
展望未来,瑞浦兰钧特别强调“走远比走快更重要”的战略定力,将始终坚持长期主义,不为短期波动轻易转向,不因市场起伏放弃研发投入。要持续深耕核心技术路径,构建系统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更要强化组织韧性、客户黏性与品牌价值, 每一步走扎实,把每个客户服务好,把每个产品做到极致,打造真正能穿越周期的新能源企业。
行家说储能总结
瑞浦兰钧的破局,本质上是一次战略选择的胜利——它证明了在巨头林立的赛道,找到自己能成为“最优秀”的领域,比盲目追逐最大市场更重要。凭借对细分市场的敏锐洞察和技术创新的坚持,率先在储能和商用车电池领域开辟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而在当前新型储能行业从“规模竞赛”迈向“价值博弈”的深度转型期,瑞浦兰钧再次展现出前瞻性——率先超越行业简单的容量内卷,转而推行“场景化电芯”策略,通过问顶®电芯与系统的组合创新,在储能等细分赛道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价值优势。这种战略定力,让瑞浦兰钧不仅赢得了细分市场的生存空间,更积累了穿越产业周期的关键能力。
温馨提示:投稿/合作/找圈,请联系:hjs-Cindy





